一(yī / yì /yí)、項目概況
嶽西縣将“雙招雙引”作爲(wéi / wèi)高質量發展的(de)“第一(yī / yì /yí)要(yào / yāo)事”,實行一(yī / yì /yí)把手招商、頂格推進,推行“首席談判代表”機制、聚焦目的(de)地(dì / de)招商,依托以(yǐ)商招商、基金招商,着力招大(dà)引強,通過此項,構建“産業鏈”集聚“人(rén)才鏈”布局“創新鏈”暢通“資金鏈”
嶽西是(shì)國(guó)家中藥材基地(dì / de)縣。全縣藥材現有植物類1024種,動物類79種,礦物類33種,總蘊藏量7.5萬噸,其中茯苓、天麻、杜仲、麝香、石斛等30餘種名貴藥材在(zài)國(guó)内外久負盛名。嶽西是(shì)安徽省名特農副産品生産縣。嶽西農業極具特色,有機農業發展迅速。是(shì)安徽省茶葉、闆栗、猕猴桃、高山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的(de)主産縣和(hé / huò)基地(dì / de)縣。特色農産品商品率達95%,其中嶽西翠蘭、薇菜、香菇、木耳、高山蔬菜等産品在(zài)國(guó)内外市場聞名遐迩。石畈高山蔬菜基地(dì / de)全力打造以(yǐ)茶葉、高山蔬菜、蠶桑、畜牧養殖是(shì)重點的(de)綠色、生态農産品生産加工基地(dì / de),以(yǐ)工藝被、汽車零部件爲(wéi / wèi)主的(de)工業加工基地(dì / de),國(guó)家中藥材基地(dì / de)。
承此得天獨厚的(de)優勢,嶽西大(dà)健康産業園的(de)産業定位是(shì)發展健康産業,重點吸引國(guó)家健康食品、保健産品、醫療材料及器械、科研孵化等方面的(de)國(guó)内外知名機構、研發中心及相關企業入駐。
二、建設目标
本項目在(zài)設計過程中将智慧社區的(de)理念運用到(dào)嶽西大(dà)健康産業園的(de)新大(dà)樓中,通過系統的(de)合理設置,高質量的(de)服務與高效的(de)管理的(de)有機結合,創造出(chū)安全、舒适、溫馨的(de)良好環境,節省人(rén)力、降低能耗的(de)運營方式,爲(wéi / wèi)園區人(rén)員提供快捷、便利的(de)服務,和(hé / huò)高質量的(de)工作環境。
智能化建設的(de)目标就(jiù)是(shì)要(yào / yāo)着重解決怎樣通過智能化系統的(de)建設來(lái)實現對園區的(de)安全、設備、信息的(de)合理有效管理,并最終使得建成的(de)智能化系統能爲(wéi / wèi)園區業務管理、設備運行以(yǐ)及對外服務提供一(yī / yì /yí)個(gè)穩定的(de)運行平台,提供一(yī / yì /yí)種高科技高效率的(de)管理和(hé / huò)服務手段,适應園區信息化條件下管理、控制、服務一(yī / yì /yí)體化集成的(de)要(yào / yāo)求,建立一(yī / yì /yí)個(gè)安全、舒适、便捷的(de)信息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的(de)高水平園區。
與此同時(shí),本項目在(zài)智能建築的(de)基礎上(shàng)以(yǐ)“智慧”爲(wéi / wèi)理念,以(yǐ)“數據整合、集中運維”爲(wéi / wèi)主線,以(yǐ)先進的(de)信息技術及智能化管理爲(wéi / wèi)手段,通過系統集成、平台整合,有效解決當下存在(zài)的(de)數據不(bù)互通、業務難融合、服務體驗差、運營效率低、管理成本高、業務創新難等痛點。依托統一(yī / yì /yí)智慧園區管理平台,沉澱園區業務資産、數據資産和(hé / huò)集成資産,支持園區基線場景應用,提供數據使能、集成使能、應用使能等二次開發和(hé / huò)集成交付能力,實現南向連接标準化,北向應用服務化,爲(wéi / wèi)園區後期的(de)應用叠代開發創造條件。同時(shí)幫助園區将信息化管理覆蓋到(dào)園區每個(gè)角落、每個(gè)控制點,實現園區的(de)綜合可視化運維,并爲(wéi / wèi)園區後期的(de)應用叠代開發創造條件。通過本項目的(de)建設,建成完整統一(yī / yì /yí)、技術先進,覆蓋全面、高效穩定、安全可靠的(de)智慧園區,消除信息孤島和(hé / huò)應用孤島,建立統一(yī / yì /yí)信息系統,實現部門間流程通暢,可平滑過渡到(dào)新一(yī / yì /yí)代技術,對園區的(de)各項服務管理工作和(hé / huò)用戶提供一(yī / yì /yí)站式服務。
三、設計編制依據
本項目建設涉及的(de)方案設計、施工、設備、材料和(hé / huò)工藝均應符合相關的(de)國(guó)家标準和(hé / huò)規定,整體項目建設主要(yào / yāo)遵循以(yǐ)下标準和(hé / huò)規範:
GB50314-2015《智能建築設計标準》
GB50339-2013《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範》
GB50373-2019《通信管道(dào)與通道(dào)工程設計标準》
GB50464-2008《視頻顯示系統工程技術規範》
GB50799-2012《電子(zǐ)會議系統工程設計規範》
GB50635-2010《會議電視會場系統工程設計規範》
GB50371-2006《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範》
GB50526-2010《公共廣播系統工程技術規範》
GB50343-2012《建築物電子(zǐ)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範》
GB/T30972-2014《系統與軟件工程軟件工程環境服務》
GB/T8566-2007《信息技術軟件生存周期過程》
GB/T8567-2006《計算機軟件文檔編制規範》
GB/T9385-2008《計算機軟件需求規格說(shuō)明規範》
GB/T9386-2008《計算機軟件測試文檔編制規範》
GB/T28035-2011《軟件系統驗收規範》
GB/T25000.23-2019《系統與軟件工程系統與軟件質量要(yào / yāo)求和(hé / huò)評價(SQuaRE)第23部分:系統與軟件産品質量測量》
四、建設規模
建設範圍爲(wéi / wèi)一(yī / yì /yí)期的(de)G區的(de)G1辦公中心樓的(de)2間會議室、1間多功能廳、1間展廳(下圖中藍色區域)以(yǐ)及G2餐飲中心三層的(de)1間多功能會議廳(下圖中青色區域)。